嶺東科技大學
主題:家樂福-服務業管理期末報告
系所:企業管理系
組長:陳瑩珊
組員:陳佩騏、孫靖雅、林珈卉
報告日期:2014/06/09
指導老師:徐正清
目錄
- 選題理由
- 家樂福簡介
- 發展歷程
- market 便利購
- 經營理念
- 組織架構
- STP分析
- 7P行銷策略
- 營運策略
- 營運與服務行銷的組合
- SWOT分析
- 服務品質管理
- 未來展望
- 資料來源
選題理由
- 現代人似乎不再只是追求便宜,家樂福不僅提供民生用品 也提共了家庭五金、3C產品,豐富而且便利,需要甚麼可一次購足。
- 和全聯或其他超市相比,家樂福有較寬敞的購物環境,賣場內部也設有飲食區,提供顧客休憩補充體力。
- 台灣是地狹人稠的地方,量販店、零售店等機能的店比比皆是。家樂福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,脫穎而出保有龐大來客率和市場佔有率,是國內第一的量販企業,讓人對其經營手法感到佩服。
家樂福簡介
1959年創立於法國,1963年第一家量販店於法國開幕。是量販店業態的首創者。
Carrefour在法文中的意思是「十字路口」,起因是1963年開始營業的第一家家樂福量販店,就在法國某地的十字路口旁,且該店亦是家樂福在世界面積最小的店面。
現任董事長是路克·范德維德(Luc Vandevelde);總經理是杜哲睿(José Luis Duran)。
主要競爭對手是潤泰集團的大潤發及遠東集團的愛買。目前已經是全台灣最大及分店數最多的連鎖量販
家樂福著名醒目的紅藍白企業標誌,看似簡單,卻饒富意義,裡面隱含著家樂福創立至今的企業願景與對消費者的承諾。
這企業標誌第一次出現是在1966年,設計概念取Carrefour的字首C的右端延伸一個藍色箭頭,左端一個紅色箭頭,象徵四面八方的客源不斷向著家樂福聚集。
一旁的Carrefour是家樂福原創母公司的法文名,在台灣翻譯為 「家樂福」是取「 家家快樂又幸福」的意思, 呼應家樂福的經營理念。
發展歷程
- 1989年台灣首家家樂福量販店高雄大順店開幕,亦是家樂福量販店在亞洲的第一家賣場。(2013年10月結束營業,預計轉型為便利購。)
- 1997年推出自有品牌商品,使消費者能以合理價格享受高品質商品
- 1999年業界首推「天天都便宜」的承諾
- 2009年1月,首家全新社區型態店「家樂褔便利購」板橋「府中店」開幕
- 2013年4月,第65家分店家樂福新北「淡新店」開幕(位於淡海新市鎮),為全新概念旗艦店
- 2013年5月,第66家分店家樂福便利購蘆竹「南竹店」開幕,也是家樂福第一家結合美食商店街的便利購賣場。
- 2013年12月20日,第69家分店家樂福南投「埔里店」開幕。
- 2014年4月23日,家樂福便利購士林「中北店」開幕。(網站未有資料)
market 便利購
亮麗的橘色招牌與裝潢展現賣場新風貌。
- 是家樂福的新型態概念店,將賣場搬到住家附近,用更近的距離,讓生活更方便。
- 提供多樣的選擇,可以每日輕鬆購買平日所需、輕鬆買到日常用品及雜貨食品。
- 提供新鮮直送的蔬果產品,天天享受天然好滋味,除了食品之外,也提供了多樣的非食品商品及季節性商品。在便利購也可使用家樂福好康卡/家樂福聯名卡,享受便利,享受積點!
- 目前全台便利購共有八家,分別為:民族、豐南、景安、南竹、板橋府中、永和永安、土城福益、士林中北(網站未有資料)
經營理念
(一)一次購足
由家樂福首先提出,指顧客來過一次就可以購足所需的一切商品,意味著商品種類的增加,這必然對賣場內部商品陳列提出更高的要求,家樂福以其領先的管理方式,將賣場佈局合理化。完善的經營管理方式在零售業界中占主導地位,這種「一次購足」的經營理念正是其成功的必須條件。
(二)超低售價
家樂福一直以向顧客提供超低售價的商品為其經營宗旨,採用的是敏感性商品超低售價,而其他商品的售價則高於或等於其他店舖,這樣既保持了低價的價格形象,又保有正常利潤。
家樂福採購管道發展成熟,規模化和組織化成型,集中批量採購,從供方得到價格優惠,又可以透過各分店商業設施的統一化、標準化,降低成本。
(三)貨品新鮮
主要是指其生鮮食品的經營。家樂福自製生鮮產品、烘烤食品等,食品過保值期就下架不再銷售,充分保證貨品的新鮮。
(四)自助選購
大賣場之所以受歡迎,其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採用自助服務的形式,對顧客來說是一種比較自在的購物經驗,對商家來說減少了櫃檯服務,節約了一部份的人力銷售。多樣化的商品陳列,提供舒適的購物環境,方便顧客自助選購。在這種自由的氛圍中,很容易激發採購商品的想法以及購買到低價商品的快感。
STP分析
- Segment 市場區隔
– 除了好市多以外,家樂福的市場區隔和其它的大型量販店無異。
- Target Market 選擇目標市場
– 由市場區隔得知,家樂福的目標市場和一般大型的量販店無大的差別。都是以一般消費者目標市場,尤其是一般小家庭的勞工階層和中產階層。並以想要一次購足(便利性)及尋求低價(經濟性)的消費者為目標客戶群。
- Position 產品定位
– 天天都便宜就是家樂福。
– 品質保證一路到底 。
7P行銷策略
(一)Product產品策略
家樂福的核心產品主要以日常生活中的民生必需品,包含食衣住行育樂等用品,共計有八千多種的產品,除了提供國內外產品之外,並開發高品質的「自有品牌」商品,讓消費者能以優惠價格一次購足其所需要的物品,為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便利性。
(二)Price價格策略
家樂福採行「天天都便宜」之經營策略,故必須「以量制價」壓低商品的進價與售價,也因各類商品採購的數量均極為龐大,故與供應商的議價空間相對提高很多,商品之訂價與調價也有較大的彈性,加上「自有品牌」成本低,所以整體賣場商品均能採「低價」方式販售。
此外,1999年家樂福領先推出「天天即時查價」、「100%價格透明化」、「促銷價保證低」及「買貴退差價」等「天天都便宜」的四大保證,為消費者提供了最優惠的商品價格。
(三)Place通路策略
家樂福為持續擴大「市場佔有率」,在台灣地區積極擴大通路網,到目前為止已擁有69家分店。並以分佈於台灣各地的物流中心,加上數以百計的運貨車輛,在全台建構精確且高效率的物流管理系統,有效地提高了整體營運績效。
(四)Promotion促銷策略
家樂福認為下列三種廣告策略為效益最高的,其順序為(由效益最高依序遞減)DM、電視以及戶外帆布廣告。家樂福一年會做26檔的促銷,每個檔期會印製四百五十萬份的DM,每次DM約32頁左右。
(五)People人員管理
家樂福的中高階人才,皆從自己的公司培訓而來,也因有很多分店,可不斷的訓練人才,所以內部人才很多,這是家樂福的競爭優勢。競爭對手的不斷展店,以及新型態的購物中心的成立,造成家樂福人才的流失不斷。
(六)Process流程標準化
家樂福採取的是集中採購策略。先將商品送至物流中以確保貨源,再由物流中配送至各量販店。所以與供應商的議價力相當的強,而在國外進口商品部分是透過亞洲聯合採購中心統一採購。
(七)Physical evidence實體環境
家樂福在實體環境策略的執行上,認為消費者最在乎量販店的因素其順序為(從最重要依次遞減)價格便宜、商品品質好、商品種類齊全、人員服務態度佳、結帳速度快。
營運策略
• 定位策略
家樂福的目標客層主要鎖定在「家庭客」這樣的毛利結構在台灣市場約佔總銷售額19%~22%;而商品以超低價格、整批購買為主,這是定位在「顧客少,但採購量大」。
• 行銷策略
推出自有品牌,並創立「超低價商品」,包裝上有紅白色系的簡單設計,於固定位置加印”超值商品”,讓人可立即辨認;且於1999年領先業界推出四大保證,「天天即時查價」、「100%價格透明化」、「促銷價保證低」、「買貴退差價」
• 服務策略
為了讓賣場經常保持整齊、清潔、明亮、舒適,家樂福要求員工養成隨時保持賣場及作業區整潔、紙箱不落地、機器用完後歸定位、隨時保持走道暢通、輕放及愛惜每一樣商品及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等,以良好的購物環境讓顧客滿意,間接提高獲利。
• 競爭策略
(1)樹立低價形象
(2)運用資訊系統,設立物流中心,實施統一倉儲作業。
(3)建立烘焙堡壘。
(4)實施紅利集點制度。
(5)靈活的促銷活動。
(6)商品品項寬廣、齊全。
(7)開發自有品牌。
(8)創造話題,樹立公益形象。
營運與服務行銷的組合
- 家樂福最懂消費的心
對家樂福而言,消費者是因價格優勢而到家樂福購物,但價格不是一切,價格與商品的價值有著密切的關係,亦即是價格要令消費者有信心和換取到有素質的產品。現在的消費者很聰明,進步的速度很快,企業不主動明白顧客消費行為的變化,將很難貼近消費者真正的需求。因此,家樂福最懂消費者的心,是建立不敗競爭優勢關鍵。
- 徹底本土化
以台灣量販市場而言,每年農曆7月15日中元普渡,是全年度最重要檔期,還勝過春節檔,如果沒有落實本土化,來自法國的企業怎麼可能會明白什麼是「普渡」。另外本土化的管理可以讓營運更上軌道,同時貼近立店所在的社區脈動,與當地的生活方式、習慣、文化相融合,創造多贏的局面。
- 發展自有品牌商品
在市場競爭益趨慘烈的情況下,發展自有品牌是致勝的利器。這最能夠讓消費者享受到高品質、低價位的利基,重點是本土廠商也能從中獲利。因委託知名廠商代工再貼上自有品牌,除了品質有保障外,售價也可以便宜15%至20%,對消費者最有利。何況自有品牌商品無法比價、競爭力強。
SWOT
Strength:優勢 |
Weakness:劣勢 |
1.產品種類多樣化,消費者有眾多選擇 2.會員卡制,能使消費者累積紅利點數,享受更多折扣 3.退貨制度,能夠保障消費者權益 4.付費方式多元,例:現金、信用卡、禮券 5.有許多貼心服務,例:哺乳室、對外場地租借、宅配代收等服務 6.附設停車場,增加顧客消費便利 7.建立自有品牌,壓低成本及價格 8.掌握了大部份的通路,物流相當龐大 9.佳節期間推出特惠活動,增加消費者前來購買意願 |
1.自營品牌產品品質較差 2.家樂福員工眾多,需要耗費較多的人力資源來管理及訓練,因此成本較高 3.雖然結帳櫃台數量足夠,但員工結帳效率不佳,因此結帳時,仍須等待許久,導致顧客抱怨 4.每次閙上新聞,公關都處理不完善 5.貨物進出量大,存貨不易管理 6.各地營利參差不齊 |
Opporuities:機會 |
Threas:威脅 |
1.廣告媒體多樣化,例如DM、網站、電視廣告等等 2.引進各國的商品,增加許多商機 3.科技進步所帶來的電子商務商機 4.佳節時期,消費者上門多 5.是國內量販第一,貨物流通量大,可跟廠商議價空間大 |
1.同業競爭者眾多,例如:大潤發、頂好、全聯等等 2.便利性不像便利商店,提供二十四小時服務 3.現今景氣不佳,造成消費量大減 4.價格必須要壓到一定程度,才能保留基本的市場 5.土地取得困難,使銷售點不易拓展 6.法令限制日益多樣化 7.專業人才不足,人員的流動率偏高,常常需要重新培育人才 |
服務品質管理
家樂福所提供的服務有以下3項:
1、買貴退差價
如果顧客在購物縣市的大型量販店,發現相同產品的價錢低於家樂福,只要在8 日內持相關資料 (DM 型錄或發票) 至服務中心,馬上退價差。
2、不滿意退貨
只要於購物起 30 天內,攜帶商品發票、並退回完整包裝及配件,即可回原購物分店服務中心辦理退貨。
3、換貨服務
金飾、數位家電產品,如電漿電視、相機、攝影機、行動電話及電腦相關產品,提供 7 天內瑕疵換貨服務。
未來展望
1.建立實習商店,鞏固企業形象
和附近相關科系的學校合作,建立一個屬於全民的實習商店以回饋社會,並進一步推廣「以客為尊」的服務精神。
2.結合休閒娛樂,增加客源回流
在麵包區設置複合式餐飲、無線上網的空間,使消費者能體驗不同於他業的消費品質。
3.開發環保商品,找尋形象定位
因應世界各國節約能源的提倡,期望可在自有品牌方面找到全新的定位,如有機食品及環保商品等低污染產品的開發。
4.體諒農民辛苦,推銷滯銷產品
對於一些超額供給的滯銷產品,期望日後能幫助政府和農民分攤責任,建立供需均衡的雙贏
資料來源
-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E%B6%E6%A8%82%E7%A6%8F#cite_note-4
- http://www.carrefour.com.tw/
- http://www.shs.edu.tw/works/essay/2011/04/2011040111314753.pdf
- http://www.shs.edu.tw/works/essay/2008/10/2008103121261392.pdf
- http://www.allergen.com.tw/2010032914511110.pdf